词典释义 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菶茸何年值,间关几日吟。
菶茸 běng róng茂密貌。《文选·潘岳〈射雉赋〉》:“稊菽藂糅,蘙薈菶茸。” 徐爰 注:“蘙薈菶茸,深穊貌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养竹记》:“刑餘之材长无寻焉,数无百焉,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,菶茸薈鬱,有无竹之心焉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何 hé/hē/hè《國語辭典》何 [ hé ]代那里、何处。《史记·卷七○·张仪传》:「忠且见弃,轸不之楚何归乎?」唐·王勃〈滕王阁〉诗:「阁中帝子今何在?槛外长江空自流。」谁。《西游记·第八回》:「闹天宫搅乱蟠桃者,何也?」形什么。如:「何故」、「何时」。《论语·述而》:「伯夷叔齐何人也?」宋·苏轼〈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〉词:「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」副为什么。如:「何必」、「何不」、「何乐不为」。《论语·先进》:「夫子何哂由也?」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「且许子何不为陶冶?」岂、怎么。如:「何只」、「何足挂齿」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「今主非尧、舜,何能无过?」宋·苏轼〈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〉词:「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」多么。表示程度。如:「何等」、「何其不幸」。《汉书·卷六五·东方朔传》:「割之不多,又何廉也!归遗细君,又何仁也!」唐·李白〈古风〉诗五九首之三:「秦王扫六合,虎视何雄哉!」名姓。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。年 nián《國語辭典》年 [ nián ]名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。收成、年成。如:「丰年」、「歉年」、「年景」。《新唐书·卷九十九·戴胄传》:「七月以来,霖潦未止,滨河南北,田正洿下,年之有亡未可知。」年节。如:「过年」。宋·陈师道〈早春〉诗:「度腊不成雪,迎年遽得春。」《儒林外史·第一一回》:「新年正月,公子回家拜祖父、母亲的年回来。」岁数、年龄。如:「盛年」、「延年益寿」、「年轻力壮」。唐·杜甫〈暮归〉诗:「年过半百不称意,明日看云还杖藜。」时代、时期。如:「八十年代」、「康熙年间」。唐·杜甫〈寄题江外草堂〉诗:「经营上元始,断手宝应年。」人生中的某时期。如:「童年」、「青少年」、「壮年」、「老年」。量词。计算时间的单位。一年有十二个月。如:「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。」姓。如清代有年羹尧。形每年。如:「年鉴」、「年表」、「年刊」、「年产量」。年节的。如:「年糕」、「年画」、「办年货」。值 zhí《國語辭典》值 [ zhí ]名价格。如:「价值」。数值的简称。如:「平均值」。动面对。《史记·卷一二二·酷吏传·义纵传》:「宁见乳虎,无值宁成之怒。」汉·王充《论衡·实知》:「至汉兴,长乐在其东,未央宫在其西,武库正值其墓,竟如所言。」执行勤务。如:「值班」、「值勤」。抵得上。《水浒传·第六回》:「值是值二千贯,只没个识主。」《红楼梦·第三一回》:「几把扇子,能值几何?」值 [ zhì ]动持、拿著。《诗经·陈风·宛丘》:「无冬无夏,值其鹭羽。」间关 jiān guān象声词。形容宛转的鸟鸣声。例如:间关莺语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几 ( 幾 ) jī/jǐ《國語辭典》几 [ jǐ ]讀音名小桌子。如:「茶几」、「几案」、「憑几」、「窗明几淨」。→「幾」的異體字(05411)几 [ jī ]語音名二一四部首之一。→「幾」的異體字(05320)日 rì《國語辭典》日 [ rì ]名太阳。汉·王充《论衡·感虚》:「日之行也,行天星度。」唐·李白〈古风〉诗五九首之二八:「草绿霜已白,日西月复东。」白天。与「夜」相对。《诗经·唐风·葛生》:「夏之日,冬之夜,百岁之后,归于其居。」《孟子·离娄下》:「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,其有不合者,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。」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。每天。《易经·大畜卦·彖曰》:「大畜刚健笃实辉光,日新其德。」《论语·学而》:「吾日三省吾身。」特定的一日。如:「国庆日」、「生日」。《书经·舜典》:「正月上日,受终于文祖。」季节。如:「春日」、「冬日」。光阴。《汉书·卷二五·郊祀志下》:「旷日经年,靡有毫厘之验,足以揆今。」量词。计算时间的单位。一日有二十四小时。如:「家无三日粮」。从前、往昔。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「日卫不睦,故取其地。」《国语·晋语四》:「日,吾来此也,非以狄为荣,可以成事也。」日本的简称。如:「中日条约」、「中、美、英、日、法」。二一四部首之一。日 [ mì ]名人名用字。如汉代有金日䃅。吟 yín《國語辭典》吟 [ yín ]动痛苦时发出的声音。元·戴侗《六书故·卷一一·吟》:「痛为呻吟。」叹息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「雀立不转,昼吟宵哭。」咏、诵。如:「吟咏」。《庄子·德充符》:「倚树而吟,据槁梧而瞑。」啼叫、鸣叫。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长门赋》:「孔雀集而相存兮,玄猿肃而长吟。」《文选·曹植·杂诗六首之二》:「孤雁飞南游,过庭长哀吟。」口吃、话说不清楚。《后汉书·卷三十四·梁统传》:「为人鸢肩豺目,洞精矘眄,口吟舌言。」通「唫」。名古代一种诗体的名称。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体》:「古词有〈陇头吟〉,孔明有〈梁父吟〉,文君有〈白头吟〉。」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